最近,国网武汉供电公司输电智能监管中心发现花轧二回线存在安全隐患,立即通知相关人员处理。运维管理系统在仅仅37分钟后,工作人员到达现场,并安全地转移了钢梁. 这一切都得益于智能监管中心的高效运行.
据智能监管中心的视频监控,220千伏花轧二回线7号外部有一辆临时吊车在线下进行施工,存在安全隐患. 值班人员立即通知了输电运检分公司运检一班班长卢涛前往处理。卢涛到达现场后发现,这是武鄂绕城高速拓宽工程项目的停工点,一辆临时吊车正准备转运钢梁。为了保证施工安全,卢涛与吊车司机和施工人员进行了沟通,并告知他们安全施工的制度. 在监控人员的监视下,吊车司机成功地将钢梁安全转运.
花轧二回线位于洪山区八吉府街道邹黄村,全长17.56公里,共有62基杆塔. 为了保证线路安全,智能监管中心在线路上设置了9处视频监控点,以实现精准监控.
输电运检分公司采用了“集中监控+立体巡检”模式,并在武汉每个片区设立了运维点,以实现45分钟内到达现场处理情况的目标. 今年迎峰度夏期间,智能监管中心每天自动发送约7000~8000条告警信息,由值班人员进行人工识别并及时消除隐患.
近年来,国网武汉供电公司积极推动数字化转型,为了应对迎峰度夏的考验,他们不仅探索了立体巡检新模式,还引入了“一巢多机”移动式无人机巡检平台. 该平台能够在巡检过程中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,以保障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.
通过引入“一巢多机”移动平台,国网武汉供电公司解决了过去无人机巡视过程中电量不足的问题。现在,他们可以一次性连续开展15个小时的飞行工作,承载60次起降. 只需一个人控制一个终端,就能够实现一键起飞和全流程全自动的无人机巡检. 此外,还可以通过电动汽车为无人机进行反向充电,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。运维管理系统
据了解,自入夏以来,国网武汉供电公司累计派出巡视人员7200余次,车辆2700余次,巡线线路累计达24900余公里. 其中无人机巡视线路达1788公里. 通过与“一巢多机”自主巡检、智能化在线监测和激光炮等手段的配合,国网武汉供电公司成功监控和处理了各类隐患。在这个过程中,智能监管中心发现并处理了367次缺陷,共处理了1237笔缺陷.
智能监管中心的运行有效提升了输电线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,为国网武汉供电公司的数字化转型做出了重要贡献。
如果您有相关举报或反馈,请联系我们. (王欣).